essucss国产投稿区入口
添加时间:今天,全球化正在进入4.0时代,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局——经贸体系中新的藩篱正在竖起,全球化和逆全球化正在博弈,与此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重塑产业格局。虽然充满了不确定性,但回顾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任何世界强国的发展进程中,制造业都是至关重要的强国之基、立国之本,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唯有“制造”强,才能助力国家穿越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格局和周期,不断前行。
GRID智能路径规划系统服务车机NIO OS和手机NIO APP为用户出行安排合理的补能规划;ATHENA智能仿真调度平台能够根据大数据进行服务模拟,不断优化一键加电的用戶体验和资源部署的利用效率。蔚来云通过对的算法和大数据的不断优化能够让用户服务体验和体系效率上达到最佳平衡点。“对外我们能够提升用户体验,对内我们能够不断提升体系的效率”沈斐解释道:“例如在上海,我们或许能够最快在90分钟内完成用户的‘一键加电’需求,而整个西藏,我们只配备了一辆蔚来充电车,需要服务则需提前两天预约。”
第二个大方向就是以嫦娥四号上正在进行的种土豆实验为代表的人造生态圈。这一方向的研究主要着力于为人类未来在其他星球长期自给自足生存进行必要的摸索。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开始得非常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此方向已经深耕十余年,于2014建造出了模拟未来中等规模月球基地的月宫一号,并于去年(2018年)完成了自给自足驻留长达一年的“月宫365”实验。在这轮地面实验中,八名志愿者在密闭的月宫一号里成功种出了大豆、小麦、胡萝卜、西红柿、草莓等农作物,为未来的月面长期驻留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虽然此次嫦娥四号搭载的“微型生态圈”只能算是月宫生态圈的“迷你版赠品”,但无论怎么说,也是生态圈实验从地面向太空发展的第一步。
万一,2019年的半导体仍是一个被美国少数巨头把持的产业,那中国会面临什么局面?想都不敢想。3.南北殊途:大陆半导体探索在IP授权+Fabless+Foundry分工诞生10年后的2000年前后,中国大陆成了加入半导体产业商业竞争的最新玩家,续写着这部全球分工大戏。
在高度垂直整合的60年代,IBM为开发System-360,在3年多时间里投入了52.5亿美元,开支甚至超过造出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实力雄厚如IBM也差点被这个项目搞得资金链差点断裂,其他小厂家更是被完全挡在了电子产业的门外。随着垂直分工的开始,ARM和台积电承担了产业链一头一尾的工作,中间的“芯片设计”环节便逐渐发展成一个独立赛道——不做生产,无需重资建厂或做底层研发的Fabless厂商(Fabless的字面意思就是“无工厂”)。
当时,华为创立不到5年,这家甚至倒卖过减肥药的公司最后把业务稳定到了代理PBX交换机上。在看到了中国市场对交换机的旺盛需求和当时的混乱标准后,任正非开始组织自研团队,其中一个环节就是研发交换机用的ASIC。任正非说动了自动控制系研究生徐文伟从隔壁的港资企业跳槽到了当时前途未卜的华为。徐随后带领团队在1991年和1993年研发了SD502和SD509;这些芯片使华为自研的交换机比其他使用通用芯片的厂商更便宜,华为也由此从商贸公司转型科技公司。